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,医疗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推动医疗健康智慧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《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中提出了建设智慧医疗、智慧服务、智慧管理三大板块组成的“三位一体”的智慧医院的明确要求。
如何在患者方便的情况下,有效、实时地收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?如何通过各种监测数据,对患者进行有效、及时的治疗干预?如何让医护人员高效地完成数据采集及病患监护工作,同时又让患者感受到温暖?这些智慧病房整体解决方案举措成为医院在医疗、服务、管理方面智能升级成功与否的验金石。
因为住院病患需要采集的监测数据繁多,智慧病房的网络建设应当实现各类物联网硬件的集中接入,兼容各类主流通讯协议。只有这样,医院才能规避重复建设的老大难问题,实现部署一套智慧病房的信息系统,兼容各类软硬件服务,包括体征监测、床旁护理、智能查房、输液动态监测等。“一网多用”成为未来智慧病房的发展趋势。
真趣大健康的医位通®物联网着眼于顶层设计,将通信、定位、导航一网融合,支持蓝牙、RFID、ZigBee、UWB、钛准®、LoRaWAN、Sub-1G等多种通讯协议,兼容5G、Wi-Fi,且具备协议扩展功能。不仅将市场中主流通讯协议一网融合,解决了一网一建的问题。还通过技术创新,解决了并发受限等问题,一套网络解决95%以上物联网终端通信和定位问题,能够适应医院不断变化的物联网应用需求,规避医院重复建设的问题。在此基础上,医院轻松实现多项系统融合智慧病房建设。
监测多项体征的患者监护系统,简化医护工作量
将血糖、血压仪、血氧仪、智能床垫等监测终端接入医位通®物联网,通过PAD、windows系统一体机即可访问数据,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包括血糖、血压、血氧、心率、呼吸、BCG值、体温及睡眠质量等,实现患者在病房内的全周期跟踪诊疗和健康管理。同时,系统中输入病患姓名、起止时间可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,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,也提升了病房医生的工作效率。
实时反馈的环境监测系统,优化病患疗养环境
基于医位通®物联网,接入环境监测系统,可实时监测病房温度、湿度等10余项环境质量指标,便于及时发现并改善该病房的环境异常指标,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。同时,基于医位通®物联网的定位功能,可对患者进行实时定位。当病人进入非安全地带,后台会发出警报,医护人员可根据位置信息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,防止因病人乱闯误入等导致意外事故,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就医环境。
多屏联动的智能床头系统,提升呼叫响应效率
智能床头卡系统智能记录床位患者体征、医嘱、病历等报告,与医院HIS系统实现互联互通,打破病区信息孤岛,在简化护士工作流程,减少护士工作量的同时,查房的医生在床旁就能及时获取患者医疗数据。患者通过“床头铃”一键呼叫时,护士/医生通过科室看板了解当前呼叫患者的体征信息及呼叫位置,快速响应病患呼叫。
真趣大健康的智慧病房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医院智慧病房的建设现状,优化患者住院照护体验,简化医护工作流程。以医疗物联网为基础,通过平台化、系统化管理,整合各项物联网设备的实时定位、无线通信功能,让病患需求更迅速传达到医护端,而医护人员也能透过系统分流加速处理,效率更高,落地“将时间还给医护人员,将医护人员还给病患”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目标。
欲了解更多智慧病房相关资讯,欢迎关注【真趣科技大健康】微信公众号